第384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草原是我们蒙古人的家,哪里能让南蛮子来撒野!”第七师师长穆克登宝恶狠狠的说。
不过此时的穆克登宝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蒙古的“巴都鲁”,却像是一个日本骑兵军官,他身上穿着土黄色军装,头上戴着“粽子帽”,活脱脱就一个日本军官的样子。这根本没什么,很多伪蒙军的军官穿的都是“皇军”制服。
他的第七师,其实只有两千多人,远远不够真正的一个师的规模,那是因为德王手里的枪支不多,在绥远的时候伪蒙军被傅作义打得满地找牙,枪支弹药丢失无数,现在能够凑成一支两千人的骑兵很不错了。
尽管人不多,可是一人三骑的蒙古骑兵出现在草原上,那个气势还是让第五十九军的官兵们吓了一跳:前方出现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蒙古骑兵,乍一看还以为有成千上万的蒙古大军向自己压来呢!
“伪蒙军来了!”有人喊了声。
杨瑞成不慌不忙,他下令:“骑兵旅和特种兵迂回到蒙古人后面!步兵不要动,坦克和战车做好准备!让这些伪蒙军知道我们的厉害!”
其实杨瑞成也不敢太小看蒙古人,因为蒙古人是天生的骑兵,他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练出了一身精湛的骑术。自从进入火器时代之后,蒙古人吸取了八里桥一战的教训,他们从小练枪法,枪打得极准,可以飞马开枪。八里桥一战,其实主要是败在战马惧怕枪炮声,英法联军枪炮一响,骑兵惊了群,才导致惨败,因此后来的蒙古人也训练他们的战马,使得马匹不再惧怕枪炮。
冯玉祥和吉鸿昌都在蒙古骑兵手下吃过亏,但是后来傅作义想出“土装甲车”的办法伪蒙军骑兵就开始倒了血霉。
飘扬的伪蒙军“国旗”越来越近,五色的“国旗”映入杨瑞成的眼帘,有人对杨瑞成解释说:“伪蒙军的五色国旗,底子是蓝色,上面的四条分别是:黄色代表汉族,微带红的黑色代表蒙古族,白色是回回,赤色是大和,四条的含义是四个民族团结友好的意思!”
“狗日的德王!居然把大和也放进国旗了!那些倭人,也配当人吗?”杨瑞成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
伪蒙军骑兵越来越近,那种气势看起来还是有点惊心动魄。
“装甲团出击!”杨瑞成一声令下。
步兵队向两边散开,三十五辆三四式坦克从队伍中间冲出,三十辆三五式装甲车从队伍两翼冲出。
咆哮的金属怪物向伪蒙军骑兵猛扑过去,那些蒙古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咆哮着冲来的庞然大物,原本杀气腾腾冲向第五十九军的战马开始慌乱,有的马不敢向前跑,有的马干脆向两边乱跑。
坦克和战车天生就是骑兵的克星,蒙古马虽是畜生,但是它们看到庞大的怪物自然是会感到惧怕,可惜那些蒙古人不知道坦克的厉害。
有人在穆克登宝耳边说:“师座,那些向我们冲过来的是什么怪物啊?不会比傅作义那些喷火的战车厉害吧?”
“狗屁!眼前那些南蛮子连整齐的衣服都没有!穿的都是叫花子衣服!他们的那些铁皮盒子能怎么样!”穆克登宝大吼道,“草原上的儿郎们,给我冲上去,杀光这些南蛮子!杀光南蛮子德王有赏!”
一场血洗草原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步兵因为速度慢,还来不及展开,就连阵型都来不及布置好。但是无所谓,对付这些伪蒙军的骑兵,坦克和装甲车就够用了!
速度比步兵快的坦克和装甲车迅速拉开阵型,排成一字阵向伪蒙军骑兵突进。随着坦克炮的爆轰声,咆哮的坦克炮口突然吐出一团团火球,炮弹呼啸着落进蒙古骑兵人群马群中间炸开。
“轰轰”草原上腾起大团大团黑色的烟云,从爆炸中心飞出无数锋利的碎片,好像剃刀一样把一片片的马群掀翻在草原上。
战马发出悲戚的嘶鸣声倒下,把马背上的蒙古骑兵一个个掀翻到马下,有的蒙古骑兵直接就被炮弹炸得飞上天空,再被锋利的弹片撕成血雨肉末。
前头的战马撞上爆炸的弹幕,就好像撞上一面钢铁城墙一样纷纷倒下,后面的战马刹不住脚步,继续撞了上来,在黑色的弹幕中飞溅起一阵阵狂喷的血雾,也不知道是人的血还是马的血。
在坦克炮的轰击之下,伪蒙军骑兵接连落马。
咆哮的装甲车立即借助自己速度快的优势,从两翼发起包抄,每辆车上都有三挺重机枪在发出怒吼,三十辆装甲车就是九十挺重机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