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抗日坦克兵》


    第(2/3)页

    只是目前,日本新成立的一些师团都尚在日本本土,兵力部署尚未完成。他们被调到旅大方面的舰队只好又返回日本本土,从本土运兵,准备增兵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图挽救东北关东军覆灭的命运。

    对于日军的增兵计划,石原莞尔还是表示反对:“早在当初我就反对发动全面对华战争,现在尝到了苦头,却还要增兵支那,这样的行为是白白消耗帝国的财力和物力!只能让帝国勇士做无谓的牺牲。”

    石原莞尔还呼吁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狂热分子:“现在应该是和支那人谈判的时候了!也只有谈判,才能挽救我们在满洲国的帝国勇士的生命!”

    没有人采取石原莞尔的建议,他的提议被东条英机当成是“企图向支那人投降的懦夫!帝国的叛徒”。

    历史发生了变化,李斌的坦克集团给了日本人极深的印象,历史上日军一直到了二战末期才出现的三式坦克已经提前问世。

    三式坦克,其实就是在九七式坦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原来的57毫米炮,47毫米炮和37毫米炮对付李斌军队的中型以上坦克,都好像是挠痒一样,现在日本人把能够击穿三四式坦克的九零式75毫米野炮装上九七式坦克。

    九七式坦克本来就是一种防护能力极差的坦克,目前日本来不及生产出安装了75毫米高射炮的四式坦克和安装自动装填75毫米炮的五式坦克,也来不及生产安装了105毫米炮的百式坦克,只能改装九七式坦克。

    九七式坦克装上75毫米炮,固然能够击穿三四式坦克,只可惜九七式坦克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很多问题的坦克,重量仅为十五吨的小坦克扛上大炮,炮管长度加长,坦克体积却没有增加,这样导致车内空间拥挤,炮塔内布局大受限制。

    更为糟糕的是,因为炮塔内空间小,根本无法安装具有自动排壳功能的炮闩,导致这种坦克射速慢。

    本来九七式小坦克因为炮塔轻,采取手动转动炮塔已经足够,现在小坦克安上大炮,还是手动转动炮塔,炮塔转动变得更慢!

    日军匆匆由九七式坦克改成的三式坦克,充其量也是一种垃圾!只不过这种垃圾是一种对李斌的三四式坦克有威胁的垃圾而已。

    若是在坦克战中遭遇,一辆三四式坦克在被敌人摧毁之前轻松干掉四辆三式坦克根本不成任何问题!

    日本人不知道这其中的玄机,他们改造了九七式坦克之后,还得意洋洋的宣称:“现在那些支那战车不再是无敌的!我们也有了可以击穿他们的坦克!只要我们在数量上压倒他们,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日军一共有一千五百辆九七式坦克,一辆辆全部改装也来不及,因此杉山元支那下令匆匆忙忙改造了三百辆九七式坦克。

    同时,日军还加快了自行火炮的生产,一批九八式20毫米高射炮,九七式120毫米自行加农炮,九七式120毫米自行榴弹炮和威力更大的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被生产出来,原本日军的四式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还未投产就已经投降,现在也提前了七年问世。

    原本日军在四一年才成立的战车第一到第三师团,也提前成立,建立日本坦克军,由吉田德中将担任坦克军司令官。

    战车第一师团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第二师团师团长冈田资中将,第三师团师团长西原一策中将。三个战车师团,全部采用了改装了75毫米炮的九七式坦克,并配备有自行榴弹炮,自行加农炮和自行高射炮。

    日军三个近卫师团也改变成了机械化师团,首先被改成机械化师团的是近卫第二师团,由饭田贞固中将担任师团长。

    同时,日本匆匆忙忙成立了第三十二到第四十一这些垃圾师团,还成立了第201到第216这些垃圾中的垃圾的师团。

    三十二到四十一的师团和201到216的师团,都是由一些刚刚从中学走出甚至是高中还未毕业的小孩组成,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

    第101到第116师团,是由第一到第十六师团的退役老兵构成,战斗力还比上述那两种垃圾师团要强悍得多。

    日军加快了打通安东的准备工作,届时,日军最精锐的坦克军,第三十二师团,第三十八师团和第四十师团将会从安东发动正面攻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