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隐秘-《旧书大亨》
第(2/3)页
话说中国近代画坛有“三绝”,徐悲鸿先生画马,齐白石老人画虾,黄胄驴画。黄胄喜欢驴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多次在自己的画跋中为驴鸣不平,说驴“虽不及牛马高贵,却能经风雨耐霜雪,忍辱负重辛劳终生,憨绝痴绝”。
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大器晚成的画坛,黄胄也可以说是“年少成名”,三十来岁就成了享誉中外的知名画家。他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速写,创作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打马球》、《出诊图》、《人畜两旺》等,他还为堂兄梁斌的小说《红旗谱》创作了一套插图。
只是可惜,到了“文-革”期间,他遭遇磨难,被逼迫含泪烧掉一筐筐的速写,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然后以参加“劳动改造”的身份下放新疆。
从此,黄胄就在新疆度过了三年多的牧驴生活,住在肮脏污秽的驴棚,放养驴、赶驴车,与驴为伴,以驴为友。就这样,黄胄每天观看驴,抚摸驴,对话驴,亲近驴;他和驴荣辱与共,他和驴相依为命。黄胄借酒浇愁时,毛驴甚至会去酒店门前等候,每当黄胄从酒店微醉走出,驴立即上前驮他回家,为的是减轻黄胄的劳累。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毛驴这种在新疆最遭人鄙视的动物,给了黄胄以无限的温暖与慰藉。饱经忧患的艺术家无限动情地感慨“驴比人好”。
就这样,一旦回到城里,一旦恢复了绘画的权利,黄胄在他的艺术创作中,首先就是要让一个个毛驴形象闪亮登场,从而成就了大名鼎鼎的“画驴一绝”。
正是因为黄胄名气太大,以至于在很多古玩摊点,都有仿他的伪作出现,如果有顾客不识货,就会被摊主语重心长地忽悠,“这宝贝可是大师文-革时被抄家流落出来的墨宝,咱要‘且藏且珍惜’啊!”
林逸刚想到这里,就听那吴大少非常配合地发话了,语气郑重充满感叹:“兄弟,我问过几个行家,这画作很可能是黄大师文-革期间流出来的宝贝,咱要珍惜啊!”
林逸,我勒个去!
对台词呢?
还有,你问的那是什么行家?还“黄大师”,黄胄姓梁,全名叫“梁黄胄”,不是姓黄。
林逸脾气一向温和,做人原则也一向是与人为善,但是着不等于让他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死皮赖脸指鹿为马把赝品说成真迹。
所以他准备不怕得罪这位吴大少,直接说出事实---
可就在这时,他的鼻翼动了动,因为一丝怪异的香味竟然悠悠地从手中画卷传来。
怎么可能?
第(2/3)页